商天信息网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伦敦时间4月2日,中国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英国伦敦成功簿记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这是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的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该笔债券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业内认为,本次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的成功发行,将为中国完善国际绿色投融资渠道与机制、深化国际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还将初步构建起绿色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定价基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
所谓绿色主权债券,是以国家名义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的将所筹集资金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减碳净零等绿色项目的债券。据统计,自2016年12月波兰发行全球首笔绿色主权债券以来,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58个主权国家发行了可持续主权债券,市场规模达6305亿美元,其中,约80%为绿色债券,13%为可持续债券,其余为社会、可持续挂钩等主题债券。
伦敦时间4月2日,中国财政部在英国伦敦成功簿记发行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募集资金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下称《框架》),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的合格绿色支出。
今年2月,财政部制定发布《框架》,为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提供指引。这是《框架》发布后财政部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也是落实中英第十一次财金对话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次发行分为3年期和5年期两个品种,规模均为30亿元人民币,最终票息分别为1.88%和1.93%,均低于香港二级市场同期限国债利率水平。债券受到境内外市场广泛关注和投资者踊跃认购,最终账簿规模达415.8亿元人民币,整体认购倍数6.9倍。投资者类型丰富,主权及超主权、银行、保险及资管类投资者分别占比30%、48%、20%;地域分布广泛,亚太地区投资人占比约83.5%,非亚太地区投资人占比约16.5%。同时,债券吸引绿色和可持续类投资人高度关注,订单量占总账簿约22%。
中国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从国际上看,绿色主权债券是英国、德国、法国等海外主要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常用融资方式之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框架》指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
相关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约5000亿元到6500亿元。业界专家与研究机构都曾呼吁财政部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的同时,丰富中国绿色金融产品,吸引多种类型投资者,满足多样化绿色资产配置需求,完善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自2009年以来,财政部已连续16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国债,境外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已较为完善,为中资企业在离岸市场发债提供了准确定价基准。其中,财政部自2017年重启主权美元债发行,2019年至2021年,财政部曾连续3年发行欧元主权债券,均获得了国际投资者踊跃认购。
中国银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的年度发行量均保持在240亿美元以上,2024年的发行之中,有七成以上绿色债券期限集中在35年期区间,且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超过美元等其他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