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飞行汽车如今正在进入现实生活。
“空中出租车”试运行、“打飞的”送咖啡、无人机跨海岛进行医疗物资配送……尽管这些场景还未能实现常态化,但低空经济已经不再停留于PPT(幻灯片)和想象中。
就在几天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机关司局”栏目更新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低空经济涉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同时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业态多元等特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此前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眼下,低空经济已经被视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但低空经济落地是否还有难点?成本如何下降、大规模商业化还需多久?这些问题仍待回答。
车企积极布局飞行汽车
2025年开年,由东南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惊艳亮相。事实上,过去一年来,关于飞行汽车的新闻不断“刷屏”、各类“亮相”、“试飞”的消息也层出不穷。这一面向低空智能交通和未来立体智慧交通的运载工具,集成了新能源、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成为低空经济中最具想象力和潜力的细分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布局飞行汽车业务的公司不少来自汽车制造商,比如,去年12月21日,长安汽车宣布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等项目开展合作。此外,广汽集团发布了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也首发亮相;小鹏汇天的 “陆地航母” 飞行汽车已在上海核心商务区陆家嘴成功完成试飞,这也是上海的飞行汽车首飞。
“汽车厂商进军飞行汽车领域,主要是因为捕捉到未来交通出行的变革趋势。飞行汽车结合了地面与空中交通的优势,被视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创新方案。”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技术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和飞行汽车产业链有一定的重合,如,汽车三电、自驾导航系统等核心技术在飞行汽车上的复用比例高达70%,而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零部件同样是低空经济所必需的。
“技术积累是汽车厂商的核心优势,它们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及智能化技术上的深厚底蕴,为飞行汽车的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詹军豪说。
飞行20分钟,票价上千元
作为未来出行的新方向,飞行汽车若想真正从概念走向现实,仍然面临技术、法规、成本以及社会接受度等诸多挑战。
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当前飞行汽车落地的主要难题。例如,飞行汽车需要实现垂直起降、长续航和高稳定性,这对电池能量密度和轻量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詹军豪表示:“在技术层面,飞行汽车需克服能源效率、飞行稳定性、自主导航等一系列的难题。”
“但这些难点并不是难以突破的,目前中国的技术已经和世界其他国家齐头并进了,甚至在航程等关键指标上,加上中国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更具优势。”某飞行汽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法规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是飞行汽车落地的另一阻碍。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航空管理法规尚未对飞行汽车制定明确的标准。“飞行汽车需要在空中飞行,一定要足够安全可靠,这个需要企业、民航管理部门、相关机构一起去努力,要取得适航的型号合格证,还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试验、试飞等。这是商业化之前必经的流程。”上述某飞行汽车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
而影响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仍是成本问题。从研发到制造,再到运营和维护,飞行汽车的成本远高于传统地面车辆。目前,飞行汽车的价格通常以百万美元计,比如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售价大约200万元。
对于消费者而言,体验飞行汽车的成本同样高昂,以去年已经启动试飞的“上海浦东—金山—海宁”为例,从上海浦东到金山单程飞行时间不到20分钟,但单人单程票价为1400元至2400元,单架次包机为6000元至9800元。
“现阶段整个行业的降本速度不会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出现几万元、十几万元的快速下降,行业商业化还需要时间。”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表示,目前飞行汽车的成本很高,单次飞行1小时就需要1万元。
“在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相当大的技术、人才、资金的密集投入。在市场生态层面,也是需要培育的,还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空域管理、数字化监管等等,都需要多方努力。”上述某飞行汽车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以长安汽车为例,其表示在未来5年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未来十年投入超1000亿元,努力探索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
尽管飞行汽车的发展面临种种挑战,但其市场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其落地场景已经逐渐具象化。
比如,载人eVTOL也可以应用于空中游览、城市观光、交通接驳等场景,物流eVTOL还能实现更快速及时的配送。在紧急救援场景中,eVTOL还可作为应急救助的交通工具,实现人或物的迅速转运。
有观点认为,飞行汽车的市场拓展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端市场试水,主要面向富裕人群和商务出行;第二阶段是共享出行的推广,通过降低用户成本实现规模化运营;第三阶段是大众化普及,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飞行汽车最终可能进入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到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主要来源于城市空中出行的需求。
而在中国市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郑州、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相继推出低空经济相关支持政策、行动方案。如,深圳市此前提出向“低空经济第一城”全速竟飞的构想,目标为“力争到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并具备支撑1000架商业运营的低空航空器同时在空、每日1万飞行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
在政策与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人类关于飞行汽车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詹军豪认为:“飞行汽车未来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人们对高效出行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其商业化进程需克服技术瓶颈,完善法规框架,并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环境的优化,飞行汽车有望成为交通领域的新增长点。”